top of page

 

 

 

 

 

 

前言:

三高的情況是指高血壓、高血脂(膽固醇)和高血糖。根據1981年至2020年的政府統計,三高上升是一個迫切的問題。40年來,香港人的飲食和生活習慣發生了變化。他們喜歡吃高糖、高鈉、高熱量的食物,直接導致三高病情惡化,是中風、冠心病、腎衰竭、肝病等嚴重疾病的主要原因。

 

根據政府統計處2015年的數據,香港約有204萬慢性病患者,約佔香港人口的30%。其中,高血壓發病率最高,佔12.6%,其次是高膽固醇(5.3%)和糖尿病(4.8%)。

 

衞生署在2017年發佈一項調查,發現有一半的香港人超重和肥胖。據估計,高膽固醇患者數目將增加100萬人,290萬人將患有高膽固醇,每1000名30歲以上的香港人中將有100人罹患心血管疾病。 


本項目的目的是為香港都市人提供一個新的選擇,在不改變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的情況下改善他們的健康。雅美慈善基金有限公司獲康健程式合辦社區健康臨床試驗專案。

 

主辦單位: 康健程式 Healthy Formula。

(香港註冊非牟利慈善團體,編號:91/17393)。

主辦單位項目負責人: 李思敏, 康健程式副主席。

首席顧問: 賴冬妮,自然療法博士。

合辦單位: 雅美慈善基金有限公司。

贊助單位:威波力(香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項目見證人:黃舒明,榮譽勳章太平紳士; 

陳少棠,榮譽勳章太平紳士。

化驗承辦單位: 香港優越體檢中心, 駿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統計數據及分析: 黃田斌,經濟學教授。

測試產品:Vnex®家用能量活水機1.0。

測試對象:年齡54-86歲。

測試期:90天。

測試要求:沒有長期藥物治療。

測試內容:三高指數:包括空腹血糖、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鹼性磷酸酶、谷丙轉氨酶、谷草轉氨酶、總蛋白。 

 

57名年齡在54歲至86歲之間的人士參加了這項測試。參加者被要求保持原有的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每天飲用兩升經過Vnex®家用能量活水機1.0的PEMF低頻率處理的水,持續三個月,每小時飲約250毫升。處理前後的指標比較。

註1《主題性住戶統計調查第58號報告書》出版 [2015年10月8日]。

註2 衞生署於2017年公佈調查

測試結果:

表1處理前、處理後、變化和樣本數據變化百分比的描述性統計量。

指數的變化定義為處理後值和處理前值之間的差值。因此,負變化表示治療后指數的降低(改善)。百分比變化定義為指數變化相對於處理前指數的百分比。

01.bjpg.jpg
02b.jpg

圖1 處理後指數變化和百分比變化的箱線圖。

每個框內的粗實線是中位數,一半的數據點落在中位數的左側;框的左邊緣是第一個四分位數,四分之一的數據點落在它的左側;框的右邊緣是第三個四分位數,四分之一的數據點落在其右側;左須是第一個四分位數左側箱形距離寬度的 1.5 倍;右邊的須是盒子距離的寬度的1.5倍,到右邊的第三個四分位數。左右須左側和右側的點分別是異常值。

03b.jpg

表 2:樣本平均變化和各種指標總體平均變化的置信區間估計。

本表列出了57名參與者樣本的樣本算術平均變化以及沒有服用西藥人群各項指標的總體平均變化的95%和99%置信區間估計值。 變化被測量為治療後和治療前指數值之間的差異; 因此負變化表明指數值有所改善。

04b.jpg

表 3:樣本參與者中各種指標有所改善的百分比和全人口中各種指標有所改善的百分比的置信區間估計。

該表顯示了 57 名參與者樣本中在未服用西藥的情況下各種指標出現改善(負變化)的參與者百分比以及全人口中改善人群百分比的 95% 和 99% 置信區間估計值。 當變化(定義為治療後和治療前指數值之間的差異)具有負值時,參與者會體驗到指數的改善。 指數改善的參與者的樣本百分比計算為指數出現負變化的樣本參與者的數量除以樣本大小再乘以 100%。

05b.jpg

表 4 指標中各種百分比改進的示例結果。

該表顯示了各種指數在不同百分比變化範圍內的樣本百分比:<-30%、-30%至<-20%、-20%至<-10%、-10%至<0%,以及 >= 0%。 百分比變化越負,百分比改進越高; 因此,正百分比變化表示百分比惡化。

06b.jpg

圖 2 指數中各種全人口百分比改善的置信區間估計圖。

該系列圖表顯示了不同百分比變化範圍內(< -30%,-30% 至 < -20%、-20% 至 < -10%、-10% 至 < 0%,以及 >= 0%。)各種指數的全人口百分比的 95%(較窄較粗的黑色)和 99%(較寬較細的紅色)置信區間估計值。百分比變化越負,百分比改進越高; 因此,正的百分比變化衡量惡化的百分比。 較窄較粗的黑色區間是 95% 置信區間估計值,而較寬較細的紅色區間代表人口百分比的 99% 置信區間估計值。 區間內的黑點表示樣本百分比。

07b.jpg
08b.jpg

結果討論:

表 1 顯示了樣本數據的預處理、處理後、變化和百分比變化的描述性統計,而圖表 1 通過箱線圖顯示了數據的分佈。 從表1和圖1可以看出,至少有50%的參與者在治療後除谷草轉氨酶外的所有指標均有一定改善。 然而,不同指數的改善程度差異很大。 這僅適用於正在收集的特定樣本。 要查看是否可以對全人口進行同樣的推斷,需要進行一些統計推斷。 結果如表 2 所示。

 

表 2 顯示了樣本算術平均變化和各種指標總體平均變化的置信區間估計。 從表2可以看出,樣品處理後除谷草轉氨酶外,其他指標均有改善。 基於 95% 置信區間估計值,還可以推斷除谷草轉氨酶外的所有指標均顯示出在 95% 置信水平下人群的平均改善,因為零值不在區間估計值內且其上限為零下。 然而,在較高的 99% 置信水平下,除谷草轉氨酶外,空腹血糖這一額外指標不能推斷出對人群有任何程度的平均改善。

 

表 3 顯示了 57 名參與者樣本中經歷改善(負變化)的參與者百分比,以及全人口中各種指標改善百分比的 95% 和 99% 置信區間估計值。 顯示樣本中90%以上的參與者在治療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鹼性磷酸酶、谷丙轉氨酶、總蛋白等指標都有改善。 然而,如果這些樣本結果用於對總人群進行推斷,我們可以推斷出超過 90% 的人群將僅在鹼性磷酸酶、谷丙轉氨酶和總蛋白方面有所改善,因為它們各自的 95% 和 99% 置信水平估計的下限至少為 90%。 該表還顯示,樣本中超過 50% 的參與者看到除谷草轉氨酶外的所有指標都有改善,這與我們在表 1 和圖表 1 中看到的一致。從樣本百分比對總體進行推論時, 我們必須查看置信區間估計值。 我們可以在 95% 的置信度下得出結論,即超過一半的人群會看到除谷草轉氨酶外的所有指標都有改善,因為除谷草轉氨酶外的所有指標的下限都在 50% 以上。 然而,如果使用更高的 99% 置信水平,那麼超過一半的人群將體驗到除空腹血糖和谷草轉氨酶之外的所有指標的改善。

 

從表 1 和圖表 1 可以看出,每個指標的改善量差異很大。 為了進一步探索各種指標改善的差異程度,表 4 和圖 2 顯示了不同百分比變化範圍(< -30%、-30% 至 < -20%、-20% 至 < -10%、-10% 至 < 0% 和 >= 0%)以及它們的 95% 和 99% 置信區間。 他們表明,樣本中最高百分比的參與者 (35%) 看到空腹血糖的百分比變化落在 >= 0% 的範圍內,這表明情況惡化。 此外,最高百分比的參與者看到總膽固醇 (35%) 的百分比變化在 -10% 到 < 0% 的改善範圍內,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29%) 在 -30% 到 < -20% 和 -20% 之間 到 < -10% 改善範圍,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26%) 在 -10% 到 < 0% 改善範圍和 >= 0% 惡化範圍,鹼性磷酸酶 (61%) 在 < -30% 改善範圍,谷丙轉氨酶 (91%) 在 < -30% 改善範圍內,谷草轉氨酶 (54%) 在 >= 0% 惡化範圍內,總蛋白 (70%) 在 -20% 至 < -10% 改善範圍內,這證實了表 3 中顯示的結果: 該治療改善了超過 90% 的參與者的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鹼性磷酸酶、谷丙轉氨酶和總蛋白指標; 該治療也同時改善了超過 50% 的參與者除谷草轉氨酶外的所有指標(於95% 置信水平),並改善超過 50% 的參與者除谷草轉氨酶和空腹血糖以外的所有指標(於較高的 99% 置信水平)。


 

結論:

在不改變飲食習慣和作息規律的前提下,完成了為期三個月的實驗。 在 95% 的置信水平下,結果顯示空腹血糖、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鹼性磷酸酶、谷丙轉氨酶和總蛋白有統計學意義的顯著改善,這些都可能引起身體器官炎症,表明 PEMF 飲用水對人體有積極的作用。 高膽固醇和高血糖是中風、冠心病、糖尿病等嚴重疾病的主要原因; 因此,改善甾醇對改善人體健康很重要,降低空腹血糖對避免糖尿病的發生很重要。

 

此外,鹼性磷酸酶、谷丙轉氨酶、總蛋白等肝功能指標的改善表明脈衝電磁場對改善肝功能有積極作用,對人體健康有明顯的積極作用。


 

限制:

此結論來自 57 名年齡在 54-86 歲之間且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沒有任何改變的參與者樣本。 就像在任何實驗中一樣,在嘗試用此結論對具有不同人口特徵的人群得出推論時應謹慎行事。

09b.jpg

日期: 

2023年  2 月 10 日

註1

《主題性住戶統計調查第58號報告書》出版
********************

  政府統計處今日(十月八日)出版《主題性住戶統計調查第58號報告書》。
  
  該刊物載列於二零一四年三月至八月期間進行的主題性住戶統計調查的主要結果。該項統計調查搜集與健康有關的專題的資料,包括香港居民的健康狀況、就醫情況、入住醫院情況和接受牙醫診治情況,以及僱主或機構提供醫療福利予僱員及受個人購買的醫療保險保障的情況等資料。

  根據統計調查的結果,估計約2 041 000人患有經西醫診斷的慢性疾病(例如高血壓、膽固醇過高及糖尿病),佔該項統計調查所涵蓋的總人口的29.8%。患有慢性疾病的人士的比率隨年齡增長而上升,由15歲以下人士的8.4%上升至65歲及以上人士的74.6%。

  約1 632 000人(23.8%)在統計前30天內曾就醫。當中89.3%在這期間曾向西醫求診,而17.7%曾向中醫求診(包括中醫(全科)、骨傷科(跌打)中醫及針灸中醫)。

  在統計時,約3 336 500人(48.7%)享有僱主/機構所提供的醫療福利或受個人購買的醫療保險保障或兩者兼備。當中有1 114 800人(33.4%)只享有僱主/機構所提供的醫療福利,包括317 900人(9.5%)只享有公務員/醫院管理局所提供的醫療福利保障。另有1 248 800人(37.4%)只受個人購買的醫療保險保障,而其餘972 800人(29.2%)同時享有兩方面的醫療保障。

  在該3 336 500人中,他們最普遍提及所享有的醫療保障類別為入住醫院(90.3%)。其次為西醫診治(64.5%)、牙醫診治(31.3%)、中醫診治(19.6%)及身體檢查(11.1%)。

  餘下的3 510 600人(51.3%)未享有任何由僱主/機構所提供的醫療福利及未受個人購買的醫療保險保障。當中38.6%為從事經濟活動人士,24.5%為退休人士,18.9%為學生及12.9%為料理家務者。

  在該項統計調查中,15歲及以上的受訪者亦被問及他們的整體健康狀況的自我評估。調查結果顯示有8.4%的15歲及以上人士認為自己的整體健康狀況極好或很好,認為是好的有53.3%,認為是一般的有34.3%,而認為是差的有4.0%。

註2

衞生署公布人口健康調查結果(附圖)

*****************

  衞生署今日(十一月二十七日)公布人口健康調查結果。數據顯示,本港約五成年齡介乎15至84歲的人士屬於超重或肥胖,並有約86.3%市民未能達到世界衞生組織(世衞)膳食鹽攝入量的標準,超出每日攝取少於五克的建議。在15至84歲的人口當中,高膽固醇血症患病率為49.5%;而患上高血壓、糖尿病和高膽固醇血症其中一種或以上的比率則為59.2%。
 
  衞生署署長陳漢儀醫生今日在記者會上公布調查的主要數據時指出,調查反映了本港市民的健康狀況、與健康相關的風險因素和常見非傳染病的普遍程度。

  衞生署於二○一四年十二月至二○一六年八月期間進行是項調查,為第二次同類型的大規模全港性健康狀况調查,首次調查於二○○三至○四年進行。調查結果可進一步鞏固政府的人口健康資料庫,有助制定以實證為本的衞生政策。
 
  調查結果顯示進食蔬果不足情況十分普遍,比率達94.4%。值得留意的是,飲酒比率由二○○三至○四年的33.3%大幅增加至二○一四至一五年的61.4%。

  陳漢儀醫生表示,調查揭示市民的生活習慣普遍不健康,例如進食蔬果不足、膳食太鹹、飲酒、吸煙及缺乏體能活動的生活模式。

  陳漢儀醫生關注飲酒人士的比率大幅增加。在社交聚會和慶祝活動中飲酒都是常見的,然而只有少數人士認識酒精對他們健康所造成的危害。飲酒是導致200多種疾病(包括肝病、癌症和中風)和損傷的成因。她提醒市民,酒精已被世衞轄下的國際癌症研究機構列為第1類致癌物(即已有足夠證據證實飲酒對人類致癌)。就癌症而言,飲酒並沒有安全飲用水平。世衞亦從未建議為改善健康而飲酒。

  陳漢儀醫生說:「由於飲酒導致的傷害遠超其潛在好處,我們不建議沒有飲酒習慣的人士開始飲酒,而飲酒人士應逐漸減少飲酒以減低傷害。孕婦、兒童及青少年、身體不適或在服用藥物期間的人士,以及市民在操作機器及駕駛都應避免飲酒。」

  對照兩次人口健康調查有關常見非傳染病普遍程度和行為風險因素的結果,顯示高血壓的情況有所改善,以年齡標準化比率計算,比率由23.5%下降至21.2%。

  一些主要的非傳染病,如超重或肥胖(50.0%)、高血壓(27.7%)、糖尿病(8.4%)和高膽固醇血症(49.5%)在香港人口中相當普遍,而這些情況是造成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等慢性疾病的風險因素。然而,大約一半上述的非傳染病患病情況,並非由受訪者在進行住戶問卷調查時報告,而是透過是次調查的健康檢查發現,情況令人關注。此外,是次調查採用了Framingham風險模型,以預測心血管疾病,包括冠狀動脈心臟病、中風、周邊動脈血管疾病和心臟衰竭的風險。預測顯示,年齡介乎30至74歲的人士,未來十年內患上心血管疾病的平均風險為10.6%。即在未來十年,每1000名30至74歲的人士中,可能有106名人士患上前述的心血管疾病。
 
  陳漢儀醫生指出,患上和出現這些非傳染病和心血管風險因素與不健康的生活習慣關係密切。透過健康飲食,增加體能活動,不吸煙和不飲酒,可預防約八成的心臟病、中風和二型糖尿病,以及四成的癌症個案。市民隨着年齡增長,特別是生活習慣不健康或有家人患上這類疾病的人士,應諮詢家庭醫生以進行評估和接受檢查,以及早識別是否患上這些常見的非傳染病。。

  陳漢儀醫生說:「衞生署一直致力在多個層面推廣健康生活模式。鑑於調查顯示市民的不健康飲食習慣和高膽固醇血症相當普遍,實踐「三低一高」(即低鹽、糖、油及高纖)的健康飲食原則更形重要。此外,除了舉辦「幼營喜動校園」、「健康飲食在校園」和「有『營』食肆」等計劃外,衞生署今年九月推出「學校午膳減鹽計劃」,目標為將鈉含量每年減少最多10%。同時,本署亦加強教育青少年飲酒的禍害,政府已於今年六月向立法會提交條例草案,以期禁止向未成年人出售酒類飲品。」

  陳漢儀醫生指出,調查結果顯示現時有吸煙習慣人士比率由16.3%下降至14.8%。她表示,相關工作絕不會鬆懈,衞生署會繼續致力控煙,並於今年稍後推出新計劃「戒煙服務公私營協作先導計劃」,以進一步加強控煙。

  她補充:「成功防控非傳染病,實有賴整體社會不同界別的持份者共同努力,衞生署會繼續與相關政府決策局和部門,以及各公共衞生社群合作,鼓勵市民保持健康生活模式。讓健康生活選擇變得更容易、更方便及更普及,是至為重要的。」

  為提升健康數據監測系統,衞生署將每兩年進行住戶行為風險因素調查,並每六年進行人口健康調查,收集受訪者的體格檢查及化驗檢測數據。

  是次調查設計參考了世衞監測非傳染病風險因素階梯式方法。調查分為住戶問卷和身體檢查兩個主要部分。調查訪問了12 022位來自5 435個住戶的15歲及以上的陸上非住院香港居民,住户回應率為75.4%。另外,2 347名受訪者參加了身體檢查。

 

 

 

 

 

 


 

下載: 低頻率PEMF對三高基礎病的干預作用社區測試項目

繁體中文               ENG               简体中文

​贊助產品查詢: 

+852 6587 8236

bottom of page